萧军萧红代表作
2023-08-22 11:29:37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网友提问:萧军萧红代表作
优质回答:萧军萧红代表作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们的小编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萧军萧红代表作1
1.萧军的原名是:刘鸿霖。
代表作品:《跋涉》、《八月的乡村》、《羊》、《江上》、《绿叶底故事》、《第三代》、《十月十五日》、《涓涓》《侧面》、《幸福之家》、《萧军杰作选》、《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吴越春秋史话》、《萧军近作》、《萧军五十年文集》、《我的童年》、《从临汾到延安》、《萧军戏剧集》、《人与人间》、《萧军全集》。
2.萧红的原名是:张乃莹
代表作品:《跋涉》、《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萧红散文选集》、《生死场》、《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马伯乐》、《呼兰河传》、《手》、《小城三月》、《萧红短篇小说》、《萧红选集》。
1.《跋涉》简介: 1933年10月,萧红(悄吟)、萧军(三郎)创作了合集短篇小说《跋涉》,由哈尔滨五画印刷社出版,初版只印了1000册,刚上市就遭到伪满洲国和日本特务当局查封并焚毁,存世的版本十分稀少。这本书揭示了在日本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歌颂了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觉醒和决心。
2.《八月的乡村》简介:《八月的乡村》是萧军所著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萧军的早期代表作。《八月的乡村》所描写的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与敌伪军队、汉奸地主武装进行激烈战斗,以及自己队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与斗争的描写,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绿叶底故事》简介:诗、散文合集,1936年12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4.《生死场》简介:《生死场》,是中国现代作家萧红所著的一篇中篇小说,为萧红的成名作。小说描述了中国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5.《呼兰河传》简介:萧红的绝笔杰作,带有自传性质的经典小说,更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讲述了她生活的地方一系列的故事。
萧军萧红代表作2
萧军(1907~1988),辽宁义县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过去的年代》,中篇小说《涓涓》,短篇小说《跋涉》、《羊》、《江上》等。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萧军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33~1934年。1935年收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之中,1935年由上海奴隶社出版。
萧红的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军萧红代表作3
萧军(1907―1988 年)现代作家。原名刘鸿霖。辽宁义县 人。1933年与萧红合作小说散文集《跋 涉》。同年到上海,从事文学活动。1935 年出版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描写东 北革命军的抗日斗争,成为他的代表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文化活动。抗 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院院 长、《文化报》主编等职。1978年平反, 1980年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除 月的乡村》外,另有短篇小说集《江 上》、《羊》,长篇小说《过去的年代》、 《五月的矿山》等。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红的果园》、《孤独的生活》、《王四的故事》、《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 。
萧红简介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