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酒驾冒名顶替罪怎么处罚?

2024-11-12 01:16:47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酒驾冒名顶替罪怎么处罚?

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像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就象有的***犯,在窃得财物回家后感到不安又将所窃的财物主动退还失主,仍应认定其***犯罪既遂一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量刑情节一旦形成,就不能回转。事后,行为人感到内心不安,主动到有关部门讲清问题,这是他原先在主观上逃避法律追究转变到主动接受处理的一个转换,也只能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这是另一个法定的从轻量刑情节。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若是肇事的驾驶员,由于担心自己受到行政,甚至是刑事的处罚,就拜托或者是威胁他人顶替自己去自首,此时被顶替者、实施顶替行为的人都有可能会被分别认定为包庇罪、肇事逃逸罪的犯罪嫌疑人。

本文标签: 冒名顶替罪的刑罚处罚不包括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红米K50上市时间和价格(红米k50参数配置)
  • 盗墓类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22部经典好看盗墓电视剧)
  • 韩信给李白做扩张(李白和韩信竟做出这等污事)
  • appcrash的问题怎么修复(电脑系统提示问题事件名称appcrash怎么办)
  • 第七届冬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奥会各国的奖牌榜)
  • 华为 mate7性能参数配置(华为 mate7上市时间和价格)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湖北安徽黄梅戏之争)
  • 查尔斯为什么那么爱卡米拉(卡米拉为什么能让查尔斯痴迷一生?)
  • 导演赵婷说出了很多不恰当的言语(无依之地为什么撤档)
  • PSP GO屏幕大小对比(十大经典游戏排行榜)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