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024-11-14 12:34:00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且二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二者的区别是: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 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

5、 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二、成立紧急避险需要什么条件

(一) 合法权面临现实危险

现实危险不包括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险。如果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危险,实施所谓避险行为的,属于假想避险;对此,应按照处理假想防卫的原则予以处理。

(二) 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行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

(三) 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损害另一合法权益,通常是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

(四) 具有避险意识

避险意识由避险认识与避险意志构成。避险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认识到自己的避险行为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正当合法行为。避险意志,是指行为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目的。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在给他人造成了损害的情况下,又无法认定构成紧急避险或者正当防卫的话,此时就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肯定还要受到刑事处罚。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显著的区别,主要就包括了上述五方面,如危险来源不一样、对主体的要求有差异等等。而对于正当防卫,若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给对方造成了损害的话,则就有可能变为防卫过当,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了。

本文标签: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梅艳芳死亡真相令人毛骨悚然(梅妈曝梅艳芳去世内幕)
  • 李思思被央视解雇真相(时隔8个月亮相央视付费频道)
  • 刘娥为何不能生育:曾生育子女却夭折(儿子做质子失踪)
  • LG G5上手体验评测(lg手机质量怎么样)
  • 初三考360分能上高中吗(初中要考多少分才能上高中)
  • 梦华录原著作者关汉卿简介(梦华录是什么小说改编的)
  • 东南方向是指哪个位置(东南方向的房子风水如何)
  • 户外野餐必备30种食谱(野餐必备食物物品清单)
  • 美国p站proumb怎么进入(干货!一招教你秒上P站)
  • 密室逃脱求生系列1游戏攻略(101个密室逃脱1通关图文攻略)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