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鼎控股与富士康关系,鹏鼎控股间接控股股东为台湾上市公司臻鼎控股,臻鼎控股第一大股东为鸿海集团全资子公司Foxconn(FarEast)。富士康指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总部地点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鹏鼎控股全称为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制造基地分布于深圳、秦皇岛、淮安及营口,服务半径覆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及越南等地。
鹏鼎控股2018年9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A股上市,每股发行价16.07元,在股票上市后普通的投资者可以购买,不过在购买时要注意风险,通常在股价低的位置介入,后续股价上涨后就可以卖出获利。
富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成立,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全球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2017年5月20日,富士康筹建武汉研发中心目标总投资达百亿元。2018年5月11日,证监会核准了富士康首发申请。
富士康的年终奖金怎么算
富士康作为高新科技企业工资应该也不会低到哪去,年底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年终奖的金额多少。相比其他行业自己的年终奖是不是略有优势,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主要还是要根据你的工龄和贡献来计算的。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阅读。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全中国富士康集团有很多地区的,每个地区的年终奖分配方式都有些些许的差异,但对于基本年终奖都是大径相同的.。在此我按成都郫县富士康公司的情况来说,年终奖分为几个档次,按你的情况应该属于这几档:
一、员级从2000+到7000+不等,按工作年限,(1~2年3000左右);
二、师级从9000+到几万不等。如果有个月旷工一天,一般要扣一点。当然, 主要还是看你老板给不给力,认识的一个人,他还记了大过的,职位照升,年薪照拿。
缴税方式:
个人取得年终奖金应单独按照一个月的工资所得计算缴纳个税,具体有三种计税方法:
方法一:取得年终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将年终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用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额。
方法二:取得年终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将工资与年终奖金相加后,减去3500元,得出的数额,再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额。
方法三:年终奖金与双薪同一个月内发放时,将所发的双薪与年终奖金合并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税率,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富士康年终奖发了1.19亿 单人最高340万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昨日结束连续四天的年终展望大会,董事长郭台铭再度重申十年10兆元新台币的营业目标,并发出总值6亿元新台币的奖金供员工抽奖,最大现金奖个人独得1,288万元新台币。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昨日结束连续四天的年终展望大会,董事长郭台铭再度重申十年10兆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98万亿元)的营业目标,并发出总值6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9亿元)的奖金供员工抽奖,最大现金奖个人独得1,288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55万元),创下上市柜公司尾牙抽奖现金奖的最高纪录。
鸿海昨天发布简短的三句新闻稿,鸿海年终尾牙抽奖,员工抽奖发出总值6亿元新台币奖金,现金最大奖1,288万元新台币,股票最大奖200张。以鸿海上周五收盘价85.8元新台币来算,200张股票相当于1,716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40万元),等于有至少两个鸿海员工成为千万富翁。据了解,未抽中的鸿海员工也有1万元新台币基本奖(约合人民币1982元)。
依照往例,鸿海集团在农历春节前举办年终展望大会,今年大会从11日起到14日,连续举办四天。鸿海集团来自全球12个次集团及其他相关子公司,至少有上千名各级主管,这段期间齐聚鸿海集团位于台湾新北市土城总部,参与每年农历春节前都会举办的年终展望大会。
但今年不寻常的是,过去鸿海会上班到小年夜,但今年则从今日就开始放假。有传言,可能郭台铭安排出国行程。鸿海代理发言人朱文敏昨日表示,郭台铭即使出国,也是在工作,鸿海今年不办尾牙,是因为今年农历过年较晚,鸿海主要客户早已上工,各事业单位都马不停蹄的拜访客户。
据了解,其他代工大厂和硕、纬创近期分食鸿海的苹果大饼,和硕股价上周更一度超过鸿海,成为台股话题,更提高郭台铭的警觉性,但郭台铭在四天会议中,重申去年初即喊出十年10兆元营业目标不变。鸿海去年营收是4.2兆元(约合人民币8324亿元),朱文敏表示,今年营运目标持续向上成长,但不透露数字。
;
苹果最大组装厂鸿海集团近日被曝计划明年大幅削减成本,裁员规模达34万人,削减成本约200亿人民币。2018年11月22日,富士康回应裁员传闻称,此次裁员涉及富士康集团体系下的数百家公司,而不仅仅是富士康本身。此前,部分媒体报道不实。
2、 富士康回应裁员:常规操作,不出意外。
3、 富士康方面表示,降成本主要针对经营业绩不达标、利润表现不如预期的外资,涉及行政、事务、物流等周边费用。但不包括集团的研发;d和新产品开发基金。不仅如此,富士康将加大研发力度。d基金根据全球布局和区域特点。
4、 官方回应称,“作为集团的业务战略,富士康将定期审查集团的全球运营,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与集团的运营、客户需求和核心技术研发相协调,满足集团的业务发展需求”。
5、 富士康裁员,苹果还是“坑货队友”
6、 从之前的数据可以看出,富士康过去12个月的支出约为67亿美元(约合464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富士康明年的成本大概会下降40%以上。显然,苹果作为富士康最大的合作伙伴,与这次大规模裁员有关系。
7、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过去的三周里,苹果在全年最重要的销售时期(感恩节前)大幅削减了生产订单,尤其是今年9月发布的三款新iPhone。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要求将之前7000万台的订单最多削减1/3。与去年iPhoneX削减的2000万订单相比,这一订单削减率超过3倍。
8、 苹果订单大幅减少,直接影响其相关供应商和代工厂的走势。苹果最大的三家供应商Lumentum、Qorvo和Japan Display都分别存在产能闲置和库存积压的情况。表现在代工厂上的,无疑是这次富士康大幅降本事件。
9、 截至周三收盘,苹果股价跌至176.89美元,创下52周以来超过20%的新高,相当于跌了一个沃尔玛。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股价最近也遭遇了大幅下跌。11月22日收于69.5元新台币,市值下跌1万亿元新台币。股价创2013年11月以来新低。
10、 不甘心的富士康,靠全面发展打造未来?
11、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富士康清楚地知道,其代工生产的主业必然会受到厂商和整个消费市场需求的影响。目前,富士康也正遭遇消费市场疲软、厂商订单减少的艰难局面。
12、 所以从富士康这几年的布局可以看出,“不愿意代工”是富士康战略调整的一大导向。从全面收购夏普到收购东芝PC业务,从代工制造到以独立品牌进入印度手机市场,富士康的每一步都足以说明其对鸿海全方位发展的渴望。
13、 试想一下,一个科技集团如果能整合研发,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d、设计与制造。富士康在减负后,未来十年还能成为这样的科技集团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只需考虑一下HTCRhodium和HTCSurround之间的融合下一篇: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富士康裁员师级员工吗(富士康裁员)
只需考虑一下HTCRhodium和HTCSurround之间的融合
下列不是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重复锻炼法
最新文章
富士康裁员师级员工吗(富士康裁员)
只需考虑一下HTCRhodium和HTCSurround之间的融合
大众tiguanx中文叫什么(大众t0uareg是什么汽车)
你好,立讯精密时候lvr的。而且公司在我国很有实力现在。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连接线、连接器、射频天线、声学、无线充电、马达、蓝牙耳机等零组件、模组与系统产品。公司从PC连接器起家,通过收购昆山联滔进入苹果供应链,随后围绕大客户,不断开拓天线、无线充电、线性马达、声学器件等模组产品,并在2017年后进入整机制造领域,产品线不断扩张,逐步成长为电子制造巨头,手握苹果和华为两大客户。
过去10年中,公司营收从10亿级别增长至去年的625亿元;股价也是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去年以来就飙升了近6倍,这样的投资回报率足以在A股中一骑绝尘。
截至7月28日,立讯精密市值为3907亿元,超越了鸿海在A股的上市公司工业富联(601138.SH)2824亿的市值。
富士康和苹果成为重要跳板
回顾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富士康和苹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88年,富士康从广东澄海、潮州、丰顺等地招来首批150名员工,其中,来自澄海的王来春便成为富士康旗下“海洋电子接插件厂”的一员,那一年,她21岁。
1999年,32岁的王来春在积累了众多人脉、资源以及先进管理方式后,从富士康离职,和哥哥王来胜出资购买了香港立讯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4年,香港立讯在深圳设立外商独资公司立讯有限,并于2008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立讯精密主打连接器产品,服务联想、富士康等客户,需要指出的是,富士康在公司的发展初期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根据立讯精密当年的招股书,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富士康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客户。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当年公司的营收只有10.11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1.16亿元,但发展至2019年,公司的营收上升为625.2亿元,利润也相应上涨至47.14亿元。9年的时间,立讯精密的营收、利润分别增长了60倍、40倍,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公司当初切入苹果产业链直接相关。
2011年的4月,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成为昆山联滔的控股股东,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苹果供应链。2014年,立讯完成了对联滔电子剩余40%股权的收购,至此,昆山联滔成为立讯的全资子公司。
昆山联滔从事各种精密连接器、高频信号连接线、新一代天线及机电整合的模组件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服务于Quanta、Compal、Wistron、Foxconn等ODM/OEM客户,是美国Apple公司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除苹果外其终端客户还有Dell、Intel、Lenovo、Sony和Segate等客户。
背靠大树好乘凉,立讯精密在2011-2014年间不断拓展苹果产品的连接器产品。
2011年,立讯获得MacBook内部线份额。2012年,获得iPad内部线份额。2013年,获得MacBook电源线和iPhone/iPad Lighting线份额。2014年获得AppleWacth无线充电/表带份额。2015年获得MacBook Type-C份额。2016年获得iPhone转接头份额。
2016年,立讯精密收购台湾美律的子公司苏州美特51%的股权,正式进入声学器件行业。苏州美特多年来致力于音频领域的持续投入,累积了深厚的研发及专利基础,并且已是苹果供应商。通过收购苏州美特,公司于2017年进入 iPhone的声学器件供应序列。
2016年9月,iPhone7发布,在为数不多的创新中,取消 3.5mm耳机接口改用lighting接口,并推出无线耳机AirPods,这也成为发布会上最大的亮点,其在2017/2018/2019 年的出货量分别达到了1500万/2800万/6500万台左右。英业达是ODM厂商龙头,提供PC、服务器和手持设备/设备的ODM制造服务,AirPods 的组装最开始是由英业达独家供应,但由于英业达在整机制造的良率始终不如人意,成为制约AirPods供应的瓶颈,苹果因此在2017年7月引入立讯精密作为第二家AirPods的整机制造商。
凭借强大的精密制造能力,立讯精密的AirPods良率迅速达到较高水平,并快速成长为第一大供应商,目前立讯精密在普通版 AirPods的份额达到60%-65%左右,在降噪版的AirPods Pro的份额则达到了100%,形成垄断优势。
除了AirPods,公司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切入 Apple Wacth的整机组装,复制公司在AirPods的成功之路。AppleWatch尽管出货量不及AirPods,但单机价值量约为AirPods的2-3倍,整体市场规模与AirPods旗鼓相当,也就是说,立讯精密的业绩可能迎来了新的爆发点。
深耕苹果产业链,业绩高速增长
立讯精密在上市之后始终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营收从2010年的10.11亿元增长至 2019年的625.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2010年的1.1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7.14亿元。
无惧疫情的影响,公司在2020年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Q1的营收达到165.13亿元,同比增长 83.10%,实现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59.40%。
立讯精密目前最亮眼的业务无疑是为苹果供应链生产加工Airpods。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2019年Q4全球TWS耳机销量为5100万副,销售额为66亿美元,苹果占据整个Q4销售额的62%,全年全球TWS市场的销售量约为1.3亿副,2020年预计将增长90%,达到2.3亿副,这其中苹果将占据一半的市场,这也是立讯精密今年以来业绩逆势大增的保障。
事实上,立讯精密和苹果已经完成了深度的绑定,2019年,来自苹果公司的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高达55.43%,而这一数字在2016/2017/2018年时还是33.18%/36.58%/44.85%,公司虽然与国内客户华为、小米等亦有合作,但目前业务额均无法与苹果相比。
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公司的营收增长主要由消费性电子驱动,去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3.95%,该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从2018年的74.77%进一步提升至2019年的83.16%。
在专注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立讯精密还通过各项收购进行横向的业务拓展,意图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连接方案提供商,实现一站式的服务。立讯精密瞄准的其他领域分别为汽车电子和通讯,2012年和2013年,立讯精密分别通过收购福建源光电装55%股权与德国SUK 100%股权布局汽车相关业务。
但截至目前,相对于消费电子业务而言,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体量还比较小,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为23.6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78%。继汽车电子后,通讯也有望成为立讯精密的下一个增长点,2017年至2019年,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业收入分别为16.55亿元、21.52亿元以及22.37亿元,业务收入数额逐年增大。
作为科技型公司,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立讯精密深耕于苹果供应链靠的就是领先的技术和工艺,一旦在研发上懈怠而落后于竞争对手,那么失去的将会是一大片市场。而从立讯精密历年的研发投入来看,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也在不断提升,从2010年的2%左右提升到了2019年的 7%左右,2019年研发投入接近44亿元,同比增长74.01%。
在《每日财报》看来,立讯精密的成长空间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景气程度,二是苹果的发展前景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固性。消费电子行业方兴未艾,未来依然有望维持高增长,而苹果作为全球顶尖的电子产品龙头,短时间内并不会走下坡路,进一步来说,未来真正可能对立讯精密的业绩造成巨大冲击的是公司和苹果的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立讯精密具备足够的优势来维持这层合作关系,但中美博弈却为此增添了外部风险,这一点也需要看到。
富士康是上市公司吗?
你好:
毫无疑问,富士康多年前就已经上市,控股方为:鸿海集团!
请采纳,谢谢
富士康是上市公司吗?股票代码多少?
代码HK2038
在香港上市
还没在大陆A股市场上市
深圳富士康是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
你好!
在中国,任何一处的富士康都是隶属台湾鸿海集团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是一家民营上市公司,控股方是鸿海集团,而并非国有企业!
请采纳,谢谢
嘉善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不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制公司,而且在网上能查到股票代码,必须是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
富士康科技集团股票代码是多少
AUDI
AG(奥迪股份公司)是独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股票仅在德国境内流通发行。奥迪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英戈尔斯塔特市。
AUDI
AG国际有价证券识别号码(ISIN):DE0006757008
AUDI
AG德国有价证券标识号码(WKN):675700
奥迪集团在德国8家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普通股票”,股价如下:
证券交易所(符号) 股价(欧元) 涨幅
比例
交易量
AUDI
(柏林:NSU.BE) 619.00
39.74
6.86%
2
AUDI (德国证交所:NSU.DE)
615.70
2.30 0.37%
34
AUDI (杜塞尔多夫:NSU.DU)
612.80
15.80 2.65% 10
AUDI
(法兰克福:NSU.F)
619.00
5.35
0.87% 15,250
AUDI
(汉诺威:NSU.HA)
212.50 0.00 0.00%
AUDI
(汉堡:NSU.HM)
610.00 11.00
1.84%
68
AUDI
(慕尼黑:NSU.MU)
620.00
1.00
0.16%
47
AUDI
(斯图加特:NSU.SG)
621.50
5.00 0.81%
17
Audi
Group市值:266亿欧元
富士康是一个集团还是属于国营企业? 20分
属于台湾鸿海集团在大陆的公司。我们泛指福富士康是鸿海(郭台铭的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在大陆的所有子公司。其实真正叫富士康国际的是作诺基亚手机的那个BU ,在香港上市。其他子公司名字很多,如鸿富泰,鸿富锦等
富士康有上世界500强吗,怎么找不到富士康的排名
他上市公司是鸿海 台湾公司
富士康董事长是谁?
在富士康没有董事长一说。富士康是台湾上市公司鸿海集团在大陆的叫法,在香港叫富士康国际控股(FIH)。富士康的总裁是郭台铭。董事长还真不知道是谁
臻鼎和富士康是一个公司吗
原富士康的一个事业群,叫富葵,后该名臻鼎,要独立上市!秦皇岛和深圳松岗都有厂区。
富士康董事长是谁?
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烟台莱山区的“永铭中学”正是他与母亲初永真捐资1500万元创办的。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
1971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海2001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财富状况:428亿,曾为台湾地区首富,2007年福布斯全球钜富排行榜第142位。郭台铭是台湾著名的企业界人士,根据《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铭以20亿美元的身价,在台湾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三。
这两天,资本市场最大瓜莫过于传闻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了供应链,而同为苹果链上的蓝思 科技 则顺势“抢”了单。
实际上,相比欧菲光,蓝思 科技 对苹果的依赖程度大得多,它近几年在A股市场的受关注度,相比比欧菲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不仅仅因为企业本身,更因为它背后的女掌门人——周群飞,其创业以来的豪门恩怨,就足以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
一
2015年3月18日,是当时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手机玻璃镜片制造商——蓝思 科技 上市的日子。
但对于创始人周群飞来说,比喜悦更多的是郁闷。上市前的几个月,网络上、媒体上关于她的负面传闻此起彼伏。
一些没有明确来源的小道消息说:周群飞创立蓝思 科技 并非白手起家而是“小三”上位,嫁给土豪老板后又与之离婚,卷走前夫的资金自立门户。
传闻中的前夫叫“李金泉”,是伯恩光学的“老板”,周群飞在他的工厂上班靠着美色和能言善辩成为了他的情人,后来与之结婚。在“拿到”了伯恩光学的核心技术和几亿资金后,周群飞蹬了“李金泉”,拉上亲戚、朋友另起炉灶,把前夫活活给气死。再后来,“李金泉”的弟弟卧薪尝胆,接手伯恩光学做大、做强。
面对这种传闻,周群飞在面对澎拜等新闻机构的采访时,给权威媒体提供一个新的故事梗概: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周群飞来到深圳,在澳亚光学工厂打工,与工厂老板杨达成相爱、相恋。1994年,23岁的周群飞与杨达成在湖南老家结婚(杨达成比周群飞大十六七岁,结过婚但在1994年时已经离婚)。
结婚几年后,周群飞与杨达成离婚,并于2008年与司机郑俊龙再婚。
再后来,吃瓜群众又结合网络传闻和权威媒体披露的内容,又给出了一个新的版本:伯恩光学、澳亚光学同属于港商杨氏家族企业,周群飞就是在杨氏家族企业“小三”上位的。
在这个版本中,澳亚光学比伯恩光学建厂还早,老板是杨达成。但到了90年代,杨的工厂日益经营惨淡,员工大批离职。与杨达成热恋的周群飞,见工厂效益不好而自己又经常受到杨家亲戚排挤,就有了单干的想法,便在1993年拉着亲戚朋友创业组建了恒生光学。
结婚有几年后,周群飞生意壮大,一脚蹬了杨达成,导致其一蹶不振。后来,澳亚光学被弟弟杨建文接手,逐渐发展为后来的伯恩光学。
这样说,周群飞算是伯恩杨老板的前任嫂子。但有意思的是,传闻中的“李金泉”到底是谁,是杜撰的还是个不能言及的敏感人物?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可能不会再有公开的真相。
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从杨氏豪门走出来的千亿富婆,周群飞与伯恩光学和杨氏兄弟的恩怨情仇由来已久。
二
2000年开始,周群飞的恒生光学开始生产手机玻璃。那时,正是手机的风口时代。
2003年前后,周群飞在深圳成立蓝思 科技 公司,开始生产摩托罗拉的订单,正式开启了“玻璃女王”的创业生涯。
2007年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苹果在大陆的一家合作工厂已经开业,但因为生产不了满足条件的视窗玻璃,而周群飞做出了合格样品,这成为周群飞与苹果合作的开始。
iPhone手机的成功,将蓝思 科技 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09年,蓝思的销售收入达到8.9亿元
但实际上,在蓝思 科技 发展的路上,总有一个巨大背景如影随形笼罩在头上——伯恩光学。
作为手机视窗玻璃第一大制造商,伯恩光学在2004年已经是摩托罗拉的国内最大供应商,而在智能手机时代,伯恩一直宣称是苹果的最大供货,也是三星的主要供应商。
由于那些年苹果、三星公司的迅速发展,手机屏幕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伯恩光学还是蓝思 科技 ,两家大企业的扩张步伐一直没有停歇。
处于劣势的蓝思 科技 ,为了更成熟的技术和人才,选择了从伯恩挖墙角。
伯恩的高管对外宣称,从公司成立到2012年,蓝思 科技 多年来蓝思 科技 从伯恩光学挖走高管以及技术人员达两三百人。
暗地里,蓝思 科技 一直把伯恩当做最大的对手,公司一直鼓励从伯恩跳槽来的员工,把他们的前同事招募到蓝思 科技 。挖角成功的,公司给与资金奖励。
在伯恩光学的人看来,周群飞早年就是靠着在杨氏家族企业学的技术才有了创业的资本,创业之初大部分员工也是从杨家企业挖走,公司壮大之后反而变本加厉。
但对于这种看法,蓝思 科技 的高管并不认为是不正当竞争,而是人才的正常流动。
但实际上,挖墙脚还只是小事,更大的缠斗在后面。
三
随着周群飞与伯恩光学竞争的激烈化,他们之间的由暗争逐步转为明斗。
2014年10月的"泄露商业机密事件",可谓是两家豪门恩怨的白热化。
那时,蓝思 科技 总部(总厂)已经从深圳搬到了长沙浏阳县,年产值超近百亿,而他的老对手伯恩光学已经达到年产值200亿。
当年10月10日,伯恩光学副厂长张显波因涉嫌非公职人员行贿并侵犯商业秘密罪,在深圳被湖南警方带走。起因是,蓝思 科技 向湖南警方报案称,张显波向公司员工阿霞行贿2 .7万元,试图盗窃公司商业机密,提供给蓝思 科技 。
当年35岁的张显波,1997年就进入伯恩光学,从一名普通技术工做到副厂长,成为伯恩公司高层之一。
但在2011年,蓝思 科技 “看上”了以张显波为首的一波人。为挖走他和同事们,蓝思 科技 的人给伯恩光学相关人员送了20万现金,并承诺给予他们优厚待遇、高职位及股票分红等。
于是,张显波向伯恩光学请辞,前往总部位于湖南浏阳的蓝思 科技 公司任职。
但张显波在蓝思的日子并不如意。公司当初的承诺没及时兑现,而且对他管理严苛,甚至到了监视他一举一动的地步。
2014年5月,蓝思 科技 高管怀疑张显波窃取公司商业机密,导致张被湖南警方带走扣留两天,后因没有证据被释放。自觉身心疲惫的张显波,向公司提出辞职,但公司以其掌握公司核心机密为由拒绝。
当年7月,张显波辞职未果后不辞而别,但很快又回到了伯恩光学。
当他重投老东家怀抱时,他还不知道,湖南警方早已在20天前已对他启动网上追逃。
对于被湖南警方抓捕一事,张显波认为是一个圈套,是蓝思 科技 的人策划陷害他。在他看来,伯恩光学是行业内的老大,没有必要去盗取蓝思 科技 的商业机密。
后来,张显波被取保候审,蓝思 科技 则因为考虑到公司已计划上市,不能得罪太多人而没有起诉张。
尽管这事最后不了了之,但也从中看出,周群飞的确是个狠角色。
四
周群飞在“泄露商业机密事件”做出的让步,让杨家人看到了她上市的决心。
大抵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关于周群飞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出现网络和边缘纸质媒体上,到了2015年蓝思 科技 上市前后,周群飞俨然就成了“小三上位”、“气死前夫”的女魔头。
但再多的谣言也没能遏止蓝思 科技 上市的步伐。
2015年3月18日,蓝思 科技 上市钟声在深交所敲响,成功登陆创业板,次日开盘后股价大涨,涨幅达到43.5%,周群飞一夜之间晋升百亿富豪之列。
这一年,45岁的周群飞以财富500亿元排在《2015胡润女富豪榜》榜首,成为新一届中国女首富,74岁的北京“地产女王”陈丽华以财富495亿元位居第二,34岁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以财富405亿元退居第三。
一时间,周群飞风头无两,上下班雄赳赳气昂昂,走路都感觉带风。
但远在南方的杨建文,心理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万般不是滋味。尤其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感觉一股酸楚在胸膛流淌。
终于在蓝思 科技 IPO两个月之后,杨建文正式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上市的目标。至少在当年6月份,伯恩已经开始与国际著名的几个投资银行密切接触,计划融资20亿美元筹备IPO。
彼时,伯恩光学在深圳惠州两地的总厂房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两地合计员工超过10万人,客户已经覆盖到苹果、三星、HTC、索尼、小米、酷派、华为等国际、国内品牌,而他当年的营业收入已达300亿元。
更是重要的是,无论是从利润率还是现金流,伯恩光学根本不缺钱,而之所以启动上市计划就是为了和蓝思 科技 一较高下。
另一个变化则是,伯恩光学突然地对外高调起来。
此前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保护盖板供应商的伯恩光学,除了与蓝思 科技 明争暗斗,一直低调地存在,鲜少参与外界事务。甚至在同行看来,它更像是一个相对封闭、独居一隅的王国。
但在老对手蓝思 科技 上市之后,伯恩光学却一改往日形象,频频通过正面或侧面方式向媒体发声,杨建文更是罕见地在2015年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并以此来强调和突出伯恩光学龙头老大的地位。
就在伯恩光学摩拳擦掌准备上市的过程中,蓝思 科技 也没闲着。
2015年6月份,蓝思 科技 发布超过60亿元的融资计划,其中34亿元拟投入蓝宝石产品(蓝宝石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蓝宝石盖板、摄像头盖板和智能穿戴保护屏),16亿元投入3D曲面玻璃,开启了产品多元化带动客户多元化的步伐。
不难看出,这时候,两个豪门之间的缠斗,已经从过去的抢人、挖人升级到了资本的对抗与扩张。很快,他们之间的江湖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
2016年,苹果营收出现了过去15年来的首次年度下滑,净销售额下滑了7.7%,运营利润下滑了15.7%。作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富士康、鸿海、伯恩光、蓝思 科技 的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2016年3月起,第三方权威机构发布的玻璃盖板出货量排行榜中,前三个月伯恩光学只能名列榜单第二位,第一位已经被蓝思 科技 抢占,伯恩光学与蓝思 科技 出货量相差不多,但远超出第三名。
吊诡的是,从当年7月份开始,伯恩光学的名字却悄然从排行榜上消失,此后再未出现过。而它在2015年高调宣扬的上市计划也已偃旗息鼓。
而在这一年,蓝思 科技 已经初步实现了从视窗防护玻璃面板行业的领导者到消费电子类产品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供应商的角色转变,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步伐,精密陶瓷、3D曲面玻璃等实现全面突破和批量化生产。蓝思 科技 的客户名单,也从苹果、三星、小米扩展到联想、Vivo、Oppo更多的品牌手机商。
这一轮的业务布局和资本较量之后,伯恩光学彻底败下阵来,周群飞暂时取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豪门争夺战的胜利。
日后,当有人再次提起伯恩光学的时候,其他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它又重新做回了20年前的自己,封闭而又低调。
反观蓝思 科技 ,则是乘着上市的东风,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72.27亿元稳步增长至2019年的303.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18%,净利润从15.43亿元增长至26.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9%,被A股的小散们捧之为苹果链上的造富神器。
而它的主人周群飞,也在2020年A股的流动性牛市中达到了1000亿身家,成为了千亿富婆。
六
自古豪门多恩怨,从来利益最伤人。
看起来,过去20多年的明争暗斗以周群飞的胜利而告终。但我相信人生有得必有失,一个15岁辍学南下打工的厂妹,一步步向上攀爬、成为女富婆的心路历程中,也一定有过不为人知的伤痛过往。
往前看,5G和新能源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风口正在到来,当5G手机和新能源 汽车 成为市场新宠的时候,或许蓝思 科技 和伯恩光学又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启新的竞争。
风云变幻的商业竞争,只有暂时的胜利,没有永远的赢家。对于永不言败的强人来说,一时的成功并不是全部,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是其乐无穷。
再者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分分合合的利益。也许未来某一天,蓝思 科技 、伯恩光学两个豪门的掌门人还能坐在一起推杯换盏,一笑泯恩仇呢。
周记财经网整理的关于鸿海股价和鸿海股价2317市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周记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