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万亿主要涉及什么行业的人?答案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期货、私募基金、房地产开发企业、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贷款公司等等。这些机构的员工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他们不仅有稳定的工作,而且还有不菲的收入。但是,这些机构的员工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还要请假,耽误工作进度。
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 这1万亿元的利润是由公开市场操作中的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再贷款,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获得的。
3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了1万亿元。很多网友都被这个消息刷屏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而是惯例做法,安排特定的国有金融机构跟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一个惯例,就比如烟草总局,因为有着烟草的专营,所以利润特别丰厚,国家可以根据需要要求其上缴部分利润,同样的事情在中投集团跟中央银行的身上也会发生,不过可能还有网友会好奇,这1万亿的利润是如何产生的,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自己印刷的,下面就来说一说这1万元的利润来自于哪里:
一、公开市场操作中的逆回购
众所周知,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一大法宝,央行通过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指定的日期将有价证券再卖给一级交易商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低价买入的证券,可以高价卖出会获得不菲的收益,1万亿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通过这样的操作获得的。
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中期借贷便利简称为MLF,央行根据流动性需要的期限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而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支付给央行利率的,比如央行开展3000亿MLF操作包,中标的金融机构需要按指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三、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
我国具有丰富的外汇储备,这部分储备用来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也是利润的一部分。
你知道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这1万亿元的利润是从何产生的? 欢迎留言讨论。
央行放水1万亿是真的,据有关方面报道,央行于2021年12月15日开始,对金融机构贷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有1.2万亿信贷规模释放出来,这次降准是国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专门为了救助企业救助市场的一次政策,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
每经
近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报告指出,人民银行在保持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的前提下,依法向财政上缴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也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对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搞好跨周期调节,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等。
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
2022年货币政策成效,报告指出,总体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持经济回稳向好。
报告指出,2022年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1%、11.8%和9.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7%。
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平均为4.26%,较2021年12月下降1.37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646元。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报告中以专栏形式解读了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支持稳增长。
报告指出,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央行有合理利润并上缴中央财政,用于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力保障,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审慎的财务预算制度。
“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为保持基本稳定的央行利润提供了重要条件。”报告指出,在完全核销历史成本的基础上,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上缴了所有的历史结存利润,并对外公开披露,这是提高央行财务透明度的重大进展。
报告强调,人民银行在保持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的前提下,依法向财政上缴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也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保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服务于公共利益,开展工作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对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要密切
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方面,报告指出,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报告还提出,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报告强调,要密切
要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
另外,报告还指出,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就是中央银行。水为财,水就是钞票。放就是投放的意思。 就是“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资金,增加流动。这笔钱,多数是印钞得来的,所以会很快的一起通胀效应。
“央行放水”意为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的流动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放水”比喻的用法,也有“开闸放水”的用法,意思是一样的。 “央行放水”向市场投入流动性之后,将会增加市场的存量资金,有利于激活市场,但是很可能会引起市场价格的上涨,推高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