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存在的形式是什么?影子银行的风险
截至2011年,我国的影子银行己经 达到了20多种,因此影子银行的业态是极为丰富的。那么,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存在的形式是什么?影子银行的风险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影子银行存在的形式是什么?
(一)银信合作、信货资产转让等以银 行为媒介的全融形式
这类金融业务包括银信合作、信托融 资、信贷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具有表外 业务的属性,也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影子银 行业务模式、这种形式扩大了表外业务的规模,从而获取利润,而表外业务可以绕 过监管。
(二)民间借货
民间借贷是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一种 卞要形式。民间金融是指游离于经国家有 权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 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 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借活动。这种 形式的参与主体较多,典当行、***公 司、融资担保甚至是个人都会成为放贷机 构,这些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这种贷款公 司的存在原因在于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充 分、存在双轨制(谷秀军,2013)0民间借贷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通资金的便利,具 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也产生了较高的风 淦和企业较大的还款压力、
(三)网络借贫、弟三万支付寺具雨锥行借货功能的机构
网络借贷和第三方支付等是民间借贷 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正规银行金融体 系的补充之一,但网络贷款存在监管真空、 风险难控制、可能会对国家某些调控政策 产生抵抗效应等问题。我国对从事金融借 贷业务的机构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脱离金融监管的机构相对较少。但是,部分 机构借助于新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余建强, 2012),己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
(四)通过委托理财、股权投资等形式 提供服务的私募基全私募基金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一是 在于其通过委托理财、股权投资等形式为 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运作主要靠个人 信誉维持,具有民间借贷的雏形,目前尚 未纳入监管范畴;二是私募基金可以直接 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 财计划、信托公司***资金信托计划等。
影子银行的风险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居高不下的存款准备金率、严格的贷款额度控制都让银行配置资金的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因此,资金有动机避开银行,出现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而银行本身也有动力将贷款包装为理财品、银信合作等受监管程度更弱的形式,变成影子银行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表外资产(理财产品和委托贷款)、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等领域。总体来看,影子银行存在三大主要风险。
影子银行给***带来转嫁风险。在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储户获得了更高收益,贷款人获得了资金支持,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也收取了利差和手续费,赚得了利润,而***可能就成为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输家。影子银行所起的核心作用与正规银行类似,但同时又缺乏央行的直接流动性支持以及存款保险机制,容易受到挤兑冲击。因此,影子银行整体风险最终转嫁到了***身上,留下的危机必然需要***来买单。
影子银行给市场带来错误定价风险。在微观层面,影子银行享受着隐性存款担保,提供的收益率在储户看来没有风险。这样,在金融市场上就引入了越来越多收益高但风险低的产品,对资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由此一来,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反而可能因为无法给出较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从而吸引不到资金。这种价格体系紊乱带来的资源错配可能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在实际中,一些影子银行将资金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业、“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在正规银行难以获得贷款的行业和领域,干扰了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影子银行本身存在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对正规银行已经相当成熟的审贷流程来说,影子银行的资金运用并没有完整而严格的制度可循,不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而引入更多的风险,甚至出现违法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具有融资功能的影子银行盲目扩张,容易出现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甚至发展为庞氏骗局。另一方面,许多影子银行产品和行为本身的设计存在固有缺陷,例如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业务和一些长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依赖于短期限的信托融资存在明显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影子银行风险很大程度上在监管者的视线之外累积。一旦爆发,比看得见的风险更具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