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问答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委托

2023-08-29 10:21:25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企业研发费用是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而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国家为促进科技进步,鼓励技术创新,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系统介绍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上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作的各项规定。

一、3类加计扣除比例

(一)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

自2021年1月1日起,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号)

(三)其他企业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75%加计扣除,阶段性100%加计扣除

除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外的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

1. 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财税〔2018〕9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

2、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

二、委外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1、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无论委托方是否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受托方均不得加计扣除。委托个人研发的,应凭个人出具的发票等合法有效凭证在税前加计扣除。(财税〔2015〕119号)

技术开发合同的研究开发人、技术转让合同的让与人、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人,以及技术培训合同的培训人、技术中介合同的中介人,应当在合同成立后向所在地区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出认定登记申请。(国科发政字〔2000〕063号)

2、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不包括委托境外个人进行的研发活动。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应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并由委托方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财税〔2018〕64号)

3、未申请认定登记和未予登记的技术合同,不得享受国家对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定的税收、信贷和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当事人可以持认定登记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国科发政字〔2000〕063号)

三、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财税〔2015〕119号)

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主要包括(5+1):

1.人员人工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含: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仪器、设备租赁费。

3.折旧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

5.试验费。

6.其他相关费用。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分析、评议、论证、鉴定、评审、评估、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差旅费、会议费等。

“其他相关费用”的限额:

全部研发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限额=全部研发项目的人员人工等五项费用之和×10%/(1-10%)(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

四、不允许加计扣除的活动费用(财税〔2015〕119号)

1.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

2.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3.企业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

4.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进行的重复或简单改变。

5.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究。

6.作为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

7.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上述不可加计扣除的活动,除第5项有可能为研发立项所做可行性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他项内容基本上都不是实质性研发活动。

五、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财税〔2015〕119号)

1.烟草制造业。

2.住宿和餐饮业。

3.批发和零售业。

4.房地产业。

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娱乐业。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上述不适用加计扣除的行业,基本上为流通、服务行业和国家限制的特定行业。

六、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

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自然也不得计算加计扣除或摊销。(财税〔2008〕151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

七、研发项目的内控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研发项目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研发业务流程,对研发项目立项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研发人员和分工、项目验收、项目变更、项目退出、研发成果保护、注册商标申报与维护管理等进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加强和规范研发项目的会计核算,做到归集准确、依据充分、分配合理,对研发费用要做到按项目进行专项核算。在研发费用“料工费”的归集核算中,要特别注意建立人员项目打卡,项目物料领用方面的内控管理制度以形成充分合理的核算依据。

存在“产研共线”的企业,生产成本和研发费用的划分需要有充分依据和合理的方法。分摊方法可以按照生产和研发人员工时、用于生产和研发的物料消耗数量、研发产品和生产产品价值等合理方法进行分摊。无论采用何种分摊方法,企业均需保证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支持上述区分方式。

八、预缴申报

自2022年1月1日起,企业10月份预缴申报第3季度(按季预缴)或9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主选择就当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10月份预缴申报期未选择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可以在办理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统一享受。(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0号)

其他文章

  • 首付买房最低首付多少(买房首付最低付多少 )
  • 按揭买车(按揭买车流程怎么走)
  • 炒股心态(炒股应该有一个什么心态)
  • 白条分期靠谱吗(京东白条安全可靠吗)
  • 一阳穿三线必涨法图解(一阳穿三线意味着什么 K线图解)
  • 花呗逾期2个月如何恢复(花呗逾期两个月还清了多久能恢复使用 受这些因素影响)
  • 借款app排名(2022借款App良心排名 五大良心借贷平台)
  • 账户已暂停非柜面交易(银行卡显示暂停非柜面交易怎么解除 方法如下)
  • 微信贷款口子(微信贷款哪个比较好 肯定有你喜欢的)
  • 国航金卡条件(如何成为国航金卡会员 满足这一条件即可)
  • 定期存款异地同行可取吗
  • 成都电子退税怎么回事 电子退税的优势是什么
  • SWIFT是一个什么系统 它是这样一个系统
  • 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险范围 车上人员责任险赔偿范围
  • 50万理财一年大约收益是多少 大概这么多
  • LPR调整对已经买房的人有影响吗 具体怎么影响
  • 打新债中签后什么时候卖出比较好 这样来考虑
  • 个人养老金可以中断吗
  • 房贷利率降了以前贷的会降吗 情况如下
  • 2023定期存款利率最新 2023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