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综艺限薪令”与“张小平离职”同时进入热搜,原本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更没有什么联系的事情,但是点进去了解的时候,你会觉得进入了另一个被颠覆了的世界。
首先从综艺限薪令说起,根据相关人士透露,接下来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会受到严控,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常驻嘉宾一季节目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这一标准相对于目前的片酬市场来说,差距太明星了。
业界公认标准,综艺节目分成S、A、二线和一般等级。
【S级节目】艺人薪资可达500万元人民币,以一季10-13集计算,常驻嘉宾艺人至少可领4900万元。如果是当红明星,还是极难上综艺的人,酬劳相对会更高。
《极速前进2》 范冰冰的报价是6000万元一季
《爸爸去哪儿》刘烨是以天数为单位,450万/天
《食在囧途》徐峥每天片酬是600万/天
《极限挑战》黄渤的片酬是4800万元/季,黄磊是3000万元/季
综艺片酬的“榜首”为徐峥日入600万,参加热播综艺后的张艺兴,影视片酬叫到8000万的天价。
“综艺限薪令”规定的片酬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几百年未必能赚得到。天价的片酬,低的可怜的收入,在无意中就形成了对比。明星的高报酬,相对于知识阶层来讲一样是天价。作为专业领军人物的院士,授课半天课时费不及一个三线明星出场费。
半天授课报酬,副教授是1000元,正教授是2000元,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是3000元。
再来说说“张小平离职”,有一篇文章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引发广大关注,文章一出来网友就开始炸锅了,更多的是戳到了底层员工的心。
张小平,研究员正教授职称,副主任设计师,更是能够影响登月进程的骨干人才。一年工资12万,加上其他补贴福利居然只有20万。
张小平,一名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博士,成为了登月项目的技术骨干人才,最后一年年薪20万。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薪资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往上看“综艺限薪令”,张小平同志要辛苦4年才能抵过这些明星一期的出场费......
若隐若现看到那个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自己,还是比不上人家一天的片酬......
我们为“张小平”抱不平的是,价值与回报不成正比,为那些埋头踏实工作的技术人员抱不平。
想想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的梦想是老师、科学家、医生、军人,想要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不少小孩子的梦想是歌手、演员、网红,想要的出名成为明星,两种梦想形成了一种赤果果的讽刺,如同“综艺限薪令”与“张小平离职”事件。
有人会说现在的时代是娱乐至死,这样的现象不为过。
但是时代无论是如何发展,发展成一个怎样的时代,科学家研究员,他们才是真正支撑国家发展。
当然明星也没有错,他们靠的是自己劳动力赚钱。我们都知道每个行业都有特殊性,人人平等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希望根据行业的社会价值去衡量收入,这样小孩子的认知点也能得到相对正确,让他们知道除了明星,在社会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技能、和知识同样能够做到财务自由。
做到有赏有罚,两者分明,对付出者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