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民事执行的概念内容有哪些?

2024-10-24 13:22:3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民事执行的概念内容有哪些?

民事执行的概念,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采取法定的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活动。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执行措施,迫使债务人履行义务,实现债权人权利的法律活动。

民事执行不同于行政执行。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执行由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根据包括法院的行政判决书、裁定书,以及行政机关制作的行政决定书、命令书等;而民事执行在我国只由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根据包括法院的裁判文书、仲裁裁决书和公证债权文书。

民事执行也不同于刑事执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执行由公安机关或者司法行政机关下属的劳动改造机关执行,刑事罚金、没收财产、***等判决的执行,由人民法院执行,必要时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刑事执行的执行根据只能是人民法院制作的刑事判决书、裁定书、支付令等。

二、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执行合法原则

民事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依法定程序和方式并遵守实体法的规定进行。

2、执行当事人不平等原则

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有差别。

3、执行适度原则

也称比例原则,执行措施必须是必要而适度的,要求对被执行人的执行必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在执行目的与执行措施之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利益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一方面把债务人的痛苦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确保债权迅速、充分的得到实现。

4、执行穷尽原则

法院根据债权人的请求,为了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穷尽各种执行方法、措施和途径,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审计,依法采取了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执行行为,在履行了上述程序后仍不能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院才能裁定终结执行程序。

综合上面所说的,民事执行就是属于民事强制执行或者是强制执行,一般当事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就可以由另一方申请强制执行的,但在申请时也需要确定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条件,只有法院受理了自己的请求就可以保障到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失。

本文标签: 执行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第一次doi详写(写的超细的doi文)
  • 法国和西班牙哪个更强(法国)
  • 快速回顾NVIDIA显卡发展史(7800显卡怎么样)
  • 关岛队是哪个国家的(关岛足球代表队简介)
  • 大江大河3什么时候上映(大江大河原班人马强势回归)
  • 高邮龙吸水当地人怎么说(扬州出现龙吸水奇景的原因)
  • Moto X Play旗舰机型价格(X Play手机图片参数)
  • 冬季残奥会金牌榜排名(中国冬残奥会最终奖牌榜单)
  • 加里宁格勒是哪个国家的(加里宁格勒为什么是俄罗斯的飞地)
  • 联想是怎么背叛中国的(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