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有什么区别?

2024-10-25 00:55:23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有什么区别?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备注:月工资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另外,当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基数×补偿年限

2、赔偿金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计算公式: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二、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支付条件

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

(4)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5)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备注: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除外);

(6)特殊情形下用人单位停止经营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适用赔偿金的情形

在《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即“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者可以选择:(1)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当用人单位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无权再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赔偿金。但是在劳动合同客观上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则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一般来说,劳动者只能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者经济赔偿金,不能同时获得两个金额。当然,如果劳动者属于法定的辞退原因,则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都无法获得。

本文标签: 补偿金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金银花露什么梗(520的特殊告白 内涵就有仨)
  • 湖南小吃排行榜前十名(湖南最出名的十种小吃零食)
  • 军工龙头股排名前十名一览表(国防军工10只大市值龙头股)
  • 电热水器10大品牌排行榜(热水器十大公认品牌)
  • 简析国际歌歌词背后的深意(为什么现在不让唱国际歌了)
  • 李芊墨结婚史(非诚李芊墨最新消息)
  • 黄晓明和baby会复合吗(黄晓明跟baby最新情况)
  • 2000年一元硬币值多少钱(一元硬币价值和图片及价格)
  • 车厘子xl级和j级有什么区别(车厘子的品种有哪些)
  • 间谍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2022年最受期待的谍战剧)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