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后果是怎样的

2024-10-25 15:41:1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大家都知道,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可以侵犯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却经常发生,那么大家知道一般情况下侵犯名誉权的行为都有哪些吗?下面,小编来跟大家聊聊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以及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二、侵犯名誉权要承担什么责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靠前百二十条和靠前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当名誉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且赔偿损失,要是侵权人依然不停止侵权行为,我们最好提***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不妨来电咨询网站的客服获得解答。

本文标签: 侵犯名誉权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1962年大饥荒的惨状(62年饿死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a级轿车排名前十名(国产A级车销量盘点)
  • 皓衣行什么时候播出(2022年皓衣行最新消息)
  • 更新鸿蒙系统后电池不耐用(四个方法有效缓解问题)
  • 黄晓明baby疑离婚于2022年1月28日官宣离婚(共同抚养孩子)
  • 都市小说完结排行榜前十名推荐(最好看的十部已完本小说)
  • 白岩松最近出啥事了(白岩松事件详解)
  • 第一届超级女声前三名是谁(超级女声6位冠军现状)
  • 路西法和撒旦是什么关系(地狱神探里出现的天使与恶魔)
  • 2022年高温预警级别颜色详解(4种预警颜色由低到高排列)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