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可以辞职吗

2024-10-26 18:04:1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可以辞职吗

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是允许辞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就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如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不收费),再要回工资就是了。

拓展资料

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应约定明确的期限。在实践中,确实有一些职工在工作中表现消极,经常违反企业规章和劳动纪律但情节又够不上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解除劳动关系就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解除劳动关系又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职工不胜任工作),企业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企业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国有企业除外)。因此,如果约定明确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宜太长),企业就有相当的主动权,可以避免承担因辞退引发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应尽量详细地约定双方的义务。约定双方义务的益处既在于保证双方按照合同严格履行职责,防止出现违约情况;也在于一方违约时,能够有明确的处罚依据。

对于企业来讲,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职工的工作岗位及其具体职责,并明确对于该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这样,员工有违反职责的行为,就有明确的处理依据。

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规定,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两种情况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综合上面所说的,在劳动合同期间是可以辞职的,如果你在该公司做了很多年,只能提前一个月向公司申请离职,如果你还是在试用期,可以在离职前三天申请。不然的话,不提前申请是不能离职的。

本文标签: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2022周杰伦新专辑正式上线(周杰伦14张专辑及排名)
  • switch必玩游戏排行(16个高分Switch游戏清单)
  • g20峰会2022在哪举办(G20峰会顺利召开)
  • 活死人厂牌所有成员2022(活死人是否还能挽回自己的风评)
  • 1976年中国大事记(1976年中国发生的六大事件)
  • 俄罗斯奥委会什么意思(俄罗斯奥委会和俄罗斯区别)
  • 刁爱青尸体被煮熟切成2000多片
  • 口袋妖怪究极绿宝石5.4攻略(究绿5.4精灵分布最终版)
  • 大耳朵图图毁童年牛爷爷和图图妈(哪里能看到牛爷爷的秘密)
  • 会浑身颤抖甚至被吃到高潮(被男朋友吃葡萄是什么感觉)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