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对于网络造谣怎么定罪?

2024-10-31 04:39:2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对于网络造谣怎么定罪?

由于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只规定了诽谤罪,所以网络造谣的行为一般可以认定为诽谤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二、造谣诽谤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诽谤罪

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网络造谣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一定要根据造成的涉案事实后果来进行判定,特别是对于民事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认定上,要严格按照上述不同的界限来进行**,虽然造谣并不属于法律上规定的罪名,但造谣的行为可以构成法律上规定的诽谤罪。

本文标签: 造谣罪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黄河入海流入的哪个海(黄河注入什么海洋)
  • 袋狼真的已经灭绝了吗(2022年袋狼目击事件)
  • 罗志祥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罗志祥现状如何)
  • 魔兽WLK纳克萨玛斯NAXX完全攻略(纳克萨玛斯入口在哪里)
  • 单身狗看完都想谈恋爱了(6部苏到腿软的高甜日剧)
  • 关于李咏个人资料及生平事迹介绍(主持人李咏简介)
  • 宫廷剧排行榜前十名(最好看的十部顶级宫斗剧)
  • 2000年一元硬币值多少钱(一元硬币价值和图片及价格)
  • 李凯声称将外星人电死(滨州外星人是真是假)
  • 林生斌三个孩名字好奇怪(林生斌3个孩子取名超讲究)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