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流通手段是什么

2024-11-10 12:35:24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在财经领域,流通手段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关乎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以下是对流通手段的详细解析:

定义

流通手段,亦称“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简言之,流通手段就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使得商品与商品之间不再直接交换,而是通过货币这个媒介来进行交换。

主要特点

1.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因为它要发生持有者的变化,即货币的易手。
2. 货币代用品的多样性:流通手段不一定必须是金属货币,它可以是货币代用品,如纸币、电子货币等。因为流通手段只是一种媒介,转瞬即逝,重要的是其购买力而非具体形态。
3. 交易的即时性: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4. 必要量问题:流通手段有一个必要量问题,这个必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这意味着,在特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密切相关的。

与支付手段的区别

虽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都是货币的职能,但二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 含义不同:流通手段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支付手段则是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2.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支付手段则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3. 购买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时,一般都是一次***付;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

经济意义

流通手段在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流通与市场的扩大。同时,它也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即买卖的分离可能导致供求失衡和价格波动。因此,对流通手段的研究和调控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中介,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石。了解和掌握流通手段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财经领域的专家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标签: 流通手段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黄晓明什么时候宣布离婚(两人过往感情引关注)
  • Nex双屏版参数配置详解(vivo nex双面屏手机价格)
  •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宫崎骏的34部动漫你看过几部)
  • 冒险岛联盟系统详解(冒险岛联盟必练角色卡表)
  • sony索尼r1发售价格(R1镜头改装单反)
  • h3c初始密码8位(各大厂商设备默认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
  • 758大洪水真实死亡人数(河南758洪感人瞬间)
  • 成功开导老婆接受别的男人案例(男人如何洗脑老婆接受小三)
  • 洪汉义12个明星女友名单(14K洪汉义回忆录)
  • 辽篮杨鸣小三后续(CBA教练杨鸣小三怒撕原配)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