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怎么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2024-11-01 05:36:28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怎么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首先要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否有逃逸行为、然后需要确定行为人是否是故意逃跑。具体可以结合以下要素确定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有逃跑行为

(1)交通肇事案件的行为人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

(2)“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

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逃跑的,可能构成肇事逃逸。在被关押或押解途中脱逃的,属脱逃罪。

逃跑的地点,并不限于当场。行为人在被事故处理机关带去谈话尚未采取关押措施时,乘人不备逃跑,也属于肇事逃逸。

2、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否则亦不能认定有“逃逸”行为。换言之,“逃逸”是具有主观评价色彩的。

3、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还算逃逸吗?

1、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还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后,仍然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情形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2、逃逸,一般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有些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就离开了事故现场,但并非所有此类事故当事人都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者。处理交通事故的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现行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的实际案情,确定特定事故的当事人的行为是否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本文标签: 肇事逃逸的认定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豆瓣评分9.0以上古言小说(豆瓣评分高的古言小说推荐)
  • 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谜(揭秘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诅咒)
  • 罹怎么读什么意思(罹的拼音和意思)
  • 恋爱保险中国人寿官网2022(原来保险公司还有一种叫“恋爱”)
  • X201 Tablet开箱测评(联想x201笔记本参数)
  • PS所致(乌克兰巨猫angie重726斤世界上最大的猫)
  • 芈华真实历史人物简介(大秦赋芈华结局是什么)
  • 户外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全球顶级户外运动品牌)
  • 李四光预言4大地震是哪些地方
  • 爱迪生的个人资料及简介(发明电灯经历了多少次才成功)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