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吗?

2024-11-01 05:47:17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犯罪主体是危害社会的个体,犯罪也是不可被原谅的,并且还要为犯罪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也许我们还不是特别了解犯罪主体要怎样去定义,关于是否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这个问题,小编找来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大家解答。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一)自然主体

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

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75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而不予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收容教养。以上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为主的精神。

(二)单位主体

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虽然单位一词在以往我国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广泛使用,甚至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用语,但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也就是说,单位一词并无确切的法律涵义。根据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这一概念中的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也就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由此可见,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的说法是错误的,犯罪主体还包括单位。我国也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来保证社会的和平,所以当我们遇到不法分子对我们的人身或者是对我们的利益有所危害时,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法律恶惩这些危害社会和平的主体。

本文标签: 犯罪主体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鬼灭之刃x18漫画蝴蝶忍(火影忍者日向雏田抱枕图)
  • 冒险岛联盟系统详解(冒险岛联盟必练角色卡表)
  • 2023奶爸基础精通流加点(DNF:95版本奶爸快速入门)
  • 谜语大全儿童3到6岁猜水果(儿童谜语大全3到6岁)
  • 槐花怎么保存到冬天还是新鲜的(新鲜的洋槐花保存)
  • 津巴布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津巴布韦人口和面积是多少)
  • 抖音一个嘉年华多少人民币(嘉年华主播能得多少钱)
  • 白色苹果4代手机图片(盘点iPhone各代爆款颜色)
  • 李易峰出啥事了最新消息(官方实锤!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抓)
  • 鸡火锅的做法(鸡火锅怎么烧好吃又简单)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