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劳动法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2024-11-01 07:24:4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劳动法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44条规定:

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2.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的,则要按最低工资计算。

3.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五一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200%。

二、劳动合同关于加班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仲裁时效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靠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靠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举证加班工资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

对于主张加班费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劳动者在平时加班过程中,就应当搜集与保留相应的证据。否则,在维权时会出现因举证不力而维权受阻的不利局面。

劳动者举证,证明加班时间和加班事实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劳动者在工作与劳动过程中就应当有意识的搜集与保留这些证据。

因此从全文叙述可以得知,劳动法加班工资计算公式为:用人单位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本文标签: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皓衣行什么时候播出(2022年皓衣行最新消息)
  • 景甜家世到底有多强大(景甜与韩雪谁家关系厉害)
  • 马云移民到哪国籍(马云移民新加坡还是日本)
  • 湖北面积和人口有多少(湖北管辖多少地级市)
  • 林生斌打生桩真实案例(这些天看林生斌的新闻头皮发麻)
  • 鞠婧祎整容前后对比判若两人:出道前比赛照片被曝光
  • 科兴被实名举报是真的吗(北京科兴疫苗到底出了什么事)
  • 操作系统有几种(5大手机操作系统)
  • 东海野生小黄鱼的做法(清蒸东海小黄鱼)
  • 超巨星的重要特点(超巨星的基本情况)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