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民事诉讼质证方式具体规定是什么?

2024-11-15 11:56:0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民事诉讼质证方式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对于提出的证据和辩论达成是非的目的,案件在庭审过程中需要质证,只有通过质证才能将案件事实理清楚,才能让法官判断出谁是谁非,最后做出符合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判决,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也能够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

首先,质证是庭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双方(民事案件,原被告双方及其代理人、刑事案件公诉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行政案件原被告)对证据及其所揭示的案件事实的质疑和辩论才能达到辨别是非的目的,最后获得符合公平与正义的判决结果。

其次,质证的方法之一是分解。即双方当事人针对案件的证据进行分解,分解证据的种类及其每种证据类型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以及达到证明效果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证据力等等的分解。

再次,质证的方法之二是对比。即庭审中当事人双方将分解后的证据进行对比,从而辨别出证据力的大小,证明能力的多寡,这样才能分清哪些证据是无效的或者证明力小的,哪些证据是有效的,证明能力强的。

同时,质证的方法之三是印证。即庭审中的双方当事人针对案件的主观证据和客观证据进行印证,看是否得到顺利成章的解答,是否能够以理服人,是否能够被常人理解和接纳。

另外,印证证据的对象是证据真实性的有无,证据关联性的大小,印证证据的内容包括客观证据和主观证据,这些都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双向印证,以保证印证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质证的方法之四结论。结论是质证的最终应当有的结论性意见。即双方当事人通过质证得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以期望得到法官的最终认可和支持、采信,并获得自己理想的判决结果。

最后,结论的常用的模板有“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具体包括“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不予以采信”,这些都是倾向性的结论意见,最后让法官作出判断,作出判决。

综上所述,法律规定中民事诉讼中所谓的质证方式,是对于双方当事人围绕提交至法庭的证据进行质询的方法、手段。关于质证的方式,立法上虽没有明确规定,但鉴于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实践的需要,各地法院都在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法院归纳、总结了逐件法、分段法、综合法、判决书确认法等多种形式。

本文标签: 质证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2022年新机一加手机3(一加手机3参数配置及优缺点点评)
  • 劳荣枝是拍抖音被发现的吗(劳荣枝为什么到现在才被发现)
  • 李连杰真实身份轰动全国(这些明星的履历有多精彩?)
  • 超吓人的短篇恐怖鬼故事(23个极短的恐怖小故事)2
  • 科比生涯穿过5个号码(科比的球衣是几号球衣)
  • 公祭日是什么日子(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爆炸成功的时间地点)
  • 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国际油价下跌的来龙去脉)
  • 董卿老公密春雷前妻发文(密春雷现在情况怎么样)
  • 更新鸿蒙系统后电池不耐用(四个方法有效缓解问题)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