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怎样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024-12-01 06:26:0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介

在党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有了显著的成效。该保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提高了农民抵御疾病的能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指由***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三层保障
靠前层是农合保险。当地有农业人口26.9万人。区、镇、村及农民个人每年共筹资326元。参合农民在区、镇医疗机构住院可获得50%~80%的补偿,门诊就医可获得40%的补偿,其中大病统筹最高封顶线可达20万元。
第二层是意外伤害保险。在解决了疾病的问题以后,苏州市想到的是,农民发生意外伤害的医药费由谁来买单?经过和商业保险公司协商,农民每人出10元,筹资及管理由农合经办机构承担,参合农民发生意外伤害,最多可以得到6万元的补偿。
第三层是特困医疗救助。相城区共有特困人员5000多名。除了***补偿让他们“无门槛”参合以外,发生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后,特困救助基金承担90%,个人只出10%就行了。

  报销比例
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该保险包含多重保障,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

苏州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发文单位:苏州市人民***
文号:苏州市人民***令第34号
发布日期:2003-5-10
执行日期:2003-7-1

靠前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基金运作

第五章 医疗救助

第六章 附则

经2003年4月30日市***第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二○○三年五月十日

靠前章 总则

靠前条 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农村居民身心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江苏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指实行***组织引导、农村居民参保、集体扶持、财政资助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以及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各级人民***以及卫生、财政、民政、劳动保障、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应当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公平运作、民主监督。

第五条 市、县级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同时,逐步推行农村社会医疗保险。

第七条 各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对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中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 市、县级市(区)、镇(街道)分别成立由同级人民***或其派出机构领导和卫生、财政、劳动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审计、民政等部门以及参保居民代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管会),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

市、县级市(区)合管会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镇(街道)合管会下设合作医疗管理所(以下简称合管所),承担合管会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行分级管理:

(一)市合管会负责政策制定、规划协调、业务指导;

(二)县级市(区)合管会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三)镇(街道)合管会做好具体实施工作。

第十条 合管办设在卫生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增加编制。合管所的机构设置由机构编制、卫生、财政等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其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由同级财政解决,不得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中提取。

第十一条 合管办、合管所的工作职能:

(一)及时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预防保健需求以及卫生服务状况;

(二)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宣传发动及具体实施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和互助共济观念;

(三)根据当地实际,拟定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配套方案

(四)定期向同级合管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

(五)负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保证基金的安全运作;

(六)负责参保者医疗保险费用的审核与审批,定期公布账目,接受参保者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与审计;

(七)负责对承担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业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用药、检查和收费的监督;

(八)指导农村医生与居民签订家庭健康服务契约;

(九)完成同级合管会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对象:

(一)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农村在籍居民;

(二)持有二年以上暂住证并在当地农村从事农副业生产的非本市籍居民;

(三)经县级市(区)人民***或同级合管办批准的其他居民。

第十三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接受辖区内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提供的免费或优惠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

(二)享受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补偿;

(三)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享有知情权、建议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权利。

第十四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办法及当地的实施细则;

(二)服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遵守有关规章 制度;

(三)及时、足额缴纳参保费用;

(四)履行其他相关义务。

第四章 基金运作

第十五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由保费和社会捐助资金组成。保费包括参保者个人缴纳、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参保者所在单位(业主)扶持、财政资助三部分资金。

县级市(区)、镇财政资助资金按辖区参保人数列入财政预算,本办法颁布后三年内达到年人均不少于20元的标准,其中县级市(区)财政资助不少于年人均10元。市财政在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对农村特困人群、困难乡镇的专项补助。

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扶持资金列入年度计划,并予以公示。参保者所在单位(业主)对用工人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者应缴纳一定比例保费,其额度不低于当地个人缴纳的水平。

参保者个人缴纳的保费,在本办法颁布后三年内达到当地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农村居民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第十六条 保费收取标准实行浮动制。县级市(区)合管办可以根据年度实际情况调整,报同级人民***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七条 保费实行跨年度预交、一年一保、先交后保制度,个人承担部分以户为单位缴纳。

第十八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由县级市(区)合管办、合管所统一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侵占挪用。金融部门应给予政策优惠,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第十九条 保费筹集:个人缴纳部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单位(业主)扶持部分统一由镇经济管理组织代收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专用账户,卫生、地税、工商、民政、教育等部门予以配合;各级财政资助部分按照参保者人数及时全额直接划拨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专用账户。

第二十条 参保者缴纳保费时,收取的单位应给予收据、告知书,并签定参保合同。参保合同应包括就诊、结报的程序和方法,结报范围、结报标准、保险期限、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分为家庭或个人医疗保健账户、大病医疗统筹、医疗救助资金三部分。大病医疗统筹年人均额度不得少于人均基金的50%;医疗救助年人均额度不得少于人均基金的5%;家庭医疗保健账户,用于预防保健及门诊医药费用的支付。

第二十二条 参保者在保险期限内没有发生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结保费用的,可以免费享受一次健康体检。

第二十三条 制定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结报范围和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科学合理,以收定支,基本平衡;

(二)参保者应承担一定比例的医药费用;

(三)以大额医药费用补助为主;

(四)定点就医,急诊等特殊情况除外;

(五)明确不属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结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鼓励乡村医生从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基本医疗服务。当地***、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将规定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委托给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可以参照城镇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卫生、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监督。县级市(区)合管办、镇(街道)合管所应当定期公布资金账目和合作医疗保险具体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和专业部门的监督审计。

第五章 医疗救助

第二十六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医疗救助对象为民政部门确定的农村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农村居民。

第二十七条 农村医疗救助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一)资助其参加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对救助对象患大病给予一定的医药费用自付部分的补助;

(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优惠服务。

第二十八条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由各级财政安排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和社会捐助等组成,医疗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定期公布。

第二十九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医疗救助管理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民政、财政、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县级市(区)人民***、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6日苏州市人民***颁布的《苏州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

1、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大病补偿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农村医疗保险可为农民朋友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但在重大疾病面前,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就显得很无力,怎么样获得更高保额、更全面的保障,一定的商业保险可弥补社会保险的缺陷。想更多了解请关注:http://www.huize.com/product/health/

本文标签: 合作医疗怎么交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nba历史得分榜最新排名前50(最新NBA历史得分榜排名)
  • 黄光裕当年惹到谁才被弄进去(黄光裕为什么入狱)
  • 李佳琦直播为什么停播了(李佳琦当初停播是被栽赃陷害?)
  • 激战2职业推荐2023(激战2适合一个人玩的职业)
  • 口袋学院物语2攻略(《口袋学院物语2》新人开局攻略)
  • 电脑旁放仙人掌可以防辐射吗(仙人掌真的可以防辐射吗)
  • 黄河最大的二大支流(渭河和汾河对比)
  • 槟榔是什么味道(槟榔口感如同嚼木头味道苦涩)
  • 拉丁美洲是指哪几个国家(拉丁美洲位置图)
  • 陈惠敏也榜上有名(五个向华强不敢动的人)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