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水晶是怎么产生的

2025-01-15 02:05:58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水晶是怎么产生的

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三方晶系」(hexagonal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quartz,cultured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本文标签: 水晶是怎么形成的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PSP GO屏幕大小对比(十大经典游戏排行榜)
  • 东风猛士民用版2022款价格(67.88万起 新款东风猛士正式上市)
  • 孟加拉国是哪里的国家(孟加拉国简介)
  • by2当年出了什么事(BY2过往黑历史被扒)
  • 2032年地球会不会毁灭(霍金预言)
  • x200笔记本参数价格(Thinkpad X200居然这么强)
  • 范冰冰近况最新消息2023(范冰冰近况曝光:疑好事将近)
  • 观音山有下联了 获奖名单(70万征联结果出来了)
  • 户外野餐必备30种食谱(野餐必备食物物品清单)
  • 可怕又吓人(世界上最吓人的跳水失败事件:脸被摔成两半)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