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1、行政处罚:(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3)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2、刑事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造成危害结果,可能会涉嫌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醉驾作为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自从2011年起就写入刑法中。不过这几年,一直有醉驾取消入刑或醉驾免刑的说法在流传,那么新规是否有可能关于醉驾进行修改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入刑标准调整”
其中都可以明显看到,醉驾依然还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过近年来,多地开始出台相关规定,对醉驾入刑标准作出新的标准。但是要注意,醉驾不起诉,不意味着放纵犯罪,而是轻微犯罪行为可以从宽处理。
由于目前各地标准不一,醉驾行为是否不起诉可能因地制宜执行,以下是部分地区制定的部分细则,属于醉驾情节轻微的可考虑不起诉:
1、车主喝酒后还没有启动驾驶汽车就被查获的。
2、车主在喝酒后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没有继续醉驾而是及时靠边停车睡觉的。
3、车主在喝酒间隔数个小时或者隔夜后,酒精含量仍达到酒精含量80毫克以上的。
4、车主在喝酒后,但是由于家人生病而需要及时送医救治醉驾的。
5、车主在挪车进入车位时,而并不是在道路上行驶的。
6、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司机都醉驾,前方司机被追尾,但酒精含量低于追尾者的酒精含量,则是追尾者负全责。
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心理进行酒后驾驶。那么2020年醉驾新规定有哪些规定呢?呼气前饮酒是否会被认定为酒驾?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此问题的分析。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一、2020年醉驾新规定有哪些规定
(一)酒后驾驶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二)醉酒驾驶
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
3、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二、小区通行道路适用醉驾
据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认定问题;二是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从重处罚的具体情形;三是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数罪并罚、适用罚金刑等有关定罪量刑的规定;四是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收集证据、采取强制措施等有关程序的规定。
《意见》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有关负责人强调:“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校园住宅小区等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若相关单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亦属于“道路”范围,在此醉驾也构成危险驾驶罪。”
三、呼气前饮酒难以逃避醉驾的认定
《意见》规定,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有关负责人说,《意见》对逃避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的行为作了特殊规定。一是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已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却在抽取血样前脱逃的,可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二是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据。
上述内容为大家简要分析了2020年醉驾新规定有哪些规定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学习到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醉驾2020年新规没有放宽。
醉驾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只会越来越严,不会放宽,网上传言新规取消醉驾吊销驾照,五年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规定,可以很清楚的告诉各位车主,这是谣言。
不过近年来,多地开始出台相关规定,调整醉驾入刑标准,可能使得某些人认为醉驾处罚放宽了。
醉驾新规定2020标准处罚
醉驾酒精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涉及中共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将被通报纪检监察机关。醉酒驾驶,医生、律师可吊销执照,法官、公务员、教师等可直接开除,并且如果是醉驾无论是否造成事故可拘役1-6个月。
2022年醉驾新规定如下:
1、新规规定180mg/ml以上酒精含量,不适用缓刑;旧规规定160mg/ml以上酒精含量,不适用缓刑;
2、新规规定无证驾驶包括吊销、暂扣、扣押这三种情形,出现这三种情况时不适用缓刑。驾驶证未年检、驾驶证扣完分这两种情况不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无证驾驶情形,发生这两种情况时,仍然可以有条件地适用缓刑;
3、新规新增了一种不得缓刑的情形,醉酒驾驶明知不符合安全检验标准的汽车时,不得适用缓刑;
4、新规细化了一种不得适用缓刑的情形,曾因酒后驾驶三年内或醉酒驾驶五年内被处分的不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宏镇老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蔽升,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旅神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驾标准新规是没有放宽的;醉驾酒精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中明确规定: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追溯时效一般是多久?
醉驾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我国《刑法》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规定了4个档次的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