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金铃子散,金铃子散的危害

2023-10-30 03:43:07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金铃子散的介绍

金铃子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

金铃子散煎煮多长时间

金铃子散煎煮在30分钟。本方与金铃子散均具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但本方行气活血止痛力强,且配肉桂,其性偏温,适于气滞血瘀作痛属寒者。金铃子散药少力单,其性偏寒,适于气郁血滞诸痛属热者。

金铃子散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袖珍》卷二引《太平圣惠方》之金铃子散4.1方名4.2金铃子散的别名4.3组成4.4功效主治4.5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4.6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4.7用药禁忌4.8方解4.9临床运用4.9.1加减法4.9.2现代适应证4.9.3金铃子散治胃痛4.10各家论述4.11歌诀4.12出处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金铃子散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5.5注意5.6备注5.7出处6《万氏女科》卷三方之金铃子散6.1处方6.2功能主治6.3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6.4出处7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严氏济生方》卷三方之金铃子散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7.5出处8《朱氏集验方》卷三方之金铃子散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8.5注意8.6出处9《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金铃子散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9.6出处1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金铃子散1拼音

jīnlíngzǐsǎn

2英文参考

jinlingzipow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JinlingziS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概述

金铃子散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太平圣惠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金铃子30g、玄胡索30g,具有行气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肝郁化火证,是治疗由肝郁化火所致心胸胁肋脘腹诸痛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属于肝郁化火者。

4《袖珍》卷二引《太平圣惠方》之金铃子散4.1方名

金铃子散

4.2金铃子散的别名

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4.3组成

金铃子1两,玄胡1两。

金铃子30g、玄胡索30g[1]

4.4功效主治

金铃子散具有行气疏肝泄热,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肝郁化火证,症见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4.5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3钱,酒调下,温汤亦可。

4.6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6~9g,酒调下,或水煎服。[1]

4.7用药禁忌

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4.8方解

金铃子散方中金铃子即川楝子,疏肝行气,清泄肝火,为君药。玄胡索行气活血,擅长止痛,增强金铃子行气止痛之功,为臣佐药。两药合用既可行气止痛,又能疏肝泄热,使气血畅,肝热清,则诸痛自愈。[1]

4.9临床运用

金铃子散是治疗由肝郁化火所致心胸胁肋脘腹诸痛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了以疼痛与情绪波动相关,并伴有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1]

4.9.1加减法

金铃子散所治疼痛范围甚广,可根据具体病位适当加味,如用于治疗胸胁疼痛,可酌加郁金、柴胡、香附等;脘腹疼痛,可酌加木香、陈皮、砂仁等;妇女痛经,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等;少腹疝气痛,可酌加乌药、橘核、荔枝核等。[1]

4.9.2现代适应证

金铃子散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属于肝郁化火者。[1]

4.9.3金铃子散治胃痛

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4.10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3.《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4.11歌诀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1]

4.12出处

《袖珍》卷二引《太平圣惠方》

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金铃子散5.1处方

金铃子、玄胡各一两[2]。

金铃子玄胡索各30克

5.2制法

上为末[2]。

上药为细末。

5.3功能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金铃子散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之功效。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5.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可[2]

每服9克,酒调下。

5.5注意

孕妇慎用。

5.6备注

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5.7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6《万氏女科》卷三方之金铃子散6.1处方

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6.2功能主治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金铃子散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6.3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6.4出处

《万氏女科》卷三

7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严氏济生方》卷三方之金铃子散7.1处方

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7.2制法

去核,为末。

7.3功能主治

《证类本草》卷十四方之金铃子散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7.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7.5出处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严氏济生方》卷三

8《朱氏集验方》卷三方之金铃子散8.1处方

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8.2制法

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8.3功能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三方之金铃子散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8.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8.5注意

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8.6出处

《朱氏集验方》卷三

9《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金铃子散9.1方名

金铃子散

9.2组成

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9.3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金铃子散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9.4金铃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9.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6出处

延胡索川楝子

单味功用

延胡索

川楝子

延胡索又叫元胡索。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本品辛散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专于活血散瘀、利气止痛,善治一身上下诸痛,症属气滞血瘀者,如脘腹胁痛、胸闷胸痛、妇女经闭、痛经、腹中肿块、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疝气腹痛等症。

川楝子又叫金铃子、苦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本品苦能胜湿,寒可泄热,它既能疏肝泄热、解郁止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胆火旺所引起的两胁胀痛、闷痛、脘腹疼痛,以及疝气疼痛,甚则痛引腰腹;又能杀虫、行气止痛,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引起的腹痛等症。

伍用功能

川楝子苦寒降泻,清肝火、除湿热、止疼痛;延胡索辛散温通,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二药伍用,相得益彰,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理气止痛甚效。

主治

1.肝郁气滞,肝胆火旺,心、胸、腹、胁诸痛;

2.疝气疼痛;

3.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症;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胃肠炎;

6.肝炎,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胁肋疼痛者;

7.冠心病心绞痛。

常用量

延胡索6-10克。川楝子6-10克。

经验

川楝子、延胡索伍用,名曰金铃子散。出自《活法机要》。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近代医者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引起的胸腹胁肋疼痛,或痛经,疝气痛,时发时止,食热物则疼痛增剧,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笔者体会,它的治疗范围很广,不论肝、胆、脾、胃、心、腹疾患,还是妇女痛经,以及疝气疼痛等症,凡属气滞血瘀,兼见热象者,用之均宜。若与乳香、没药参合,其效更彰。

研究生会

文稿:施今墨对药

编辑:刘雨晴

审稿:新媒体工作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草药名方:金铃子散1的功效与作用

金铃子散1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组成】金铃子玄胡索各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酒调下。

【功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禁忌】孕妇慎用。

【方论】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提醒您:金铃子散1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腹痛、胃痛、肋痛、经痛?中药止痛名方金铃子散,一方两药解百病

腹痛、胃痛、胸口痛、心口痛、小腹坠痛、经痛怎么办?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两味药,能帮你改善身体疼痛。

这些问题在中医上讲是因为肝郁从而导致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疼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肝主疏泄,可以推动全身的气机和血液的运行,而肝经的运行则要经过阴器、小腹、胃脘、胁肋等部位,肝气郁则会化热,热而化火,而最先受影响的就是我们的胸、腹、胁、肋等这些部位,而这些疼痛还会随着我们平时的情绪来变化,如果情绪平和,疼痛就会比较轻缓,如果情绪复杂,容易激动,疼痛就会增强,从而还会出现一些病理现象,比如面红耳赤、心胸烦热、口干、口苦、舌质发红、舌苔黄腻、小便灼痛、头晕、等一些症状。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是出自《太平圣惠方》中的一剂金铃子散,方中只有简单的两味药材,分别是金铃子和元胡索。

这金铃子又名川楝子,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肝、小肠、膀胱经,中医认为寒能清热,可以起到清泻肝火、疏通肝气的作用,有助于胸、腹、胁、肋痛的人群可以缓解疼痛,入小肠、膀胱经,还可以通肠利小便。这元胡索又名玄胡,是一味辛苦的药材,入心、脾、肝、肺经,中医认为辛能散、苦能泻、不仅能行血中之气,还能行气中之血,气血通畅,则不痛,是一味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良药。

两味药材搭配在一起,一味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一味活血散瘀,二药合用,气畅血行,痛则消,对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腹痛、胃痛、肋痛、经痛有着不错的改善,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曾国藩的家风家训)
  • 湄公河捕捉一条4米黄貂鱼科普揭秘(想不到有如此巨型的鱼)
  • 车多的甜宠文校园(5本校园甜宠文推荐)
  • 好看的电视剧推荐2022(最近热播的十部高口碑剧集)
  • 津巴布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津巴布韦人口和面积是多少)
  • 纯债基金排名前十名(十只表现最好的纯债基金)
  • 冬天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冬天十大旅游最佳去处)
  • 菊花1元硬币回收价格表一览(哪些年份要留意)
  • 大使 公使代办的区别(中国驻各国大使级别一览表)
  • 博尔特100米世界纪录(博尔特3个纪录永难打破)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