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杭州一特斯拉被撞,1秒不到就起火!我有改进办法
昨天(7月20日),浙江杭州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画面被网友传到了网上,结果引发了“超大规模热议”。因为大家也是头一次,清晰的看见“电动汽车受撞击后瞬间爆炸”的惊悚画面。
7点10分左右,杭州城西天目山西路运溪路交叉口的杭徽高速高架桥下,一台特斯拉快速起步,自东向西进入路中央。不得不说,从画面中,我们确实能感受到特斯拉那爆裂的加速能力。您瞧,特斯拉冲出去大半个路口呢,其他车的刹车灯才刚熄灭……
特斯拉的弹射起步,神了!!可帅气不过2秒钟,一台白色丰田SUV自南向北通过路口,和特斯拉撞了一起。撞击瞬间,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丰田SUV直接调了个头,车头破损严重。而特斯拉就被撞成了“侧翻”姿态。
特斯拉被撞的瞬间
就喷烟+喷火!前后不到半秒
而让大家隔着屏幕都瑟瑟发抖的是:撞击瞬间,特斯拉底盘部位喷出白烟,并直接蹿出火焰。从撞击到火光冲天,前后绝对不到半秒!!——这让原本就非常担心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同学们更加严重质疑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了!因为同样方式的撞击,如果是燃油车的话,压根不可能起火!
我看了一下,网上大家的情绪都起来了,有人讨论“到底是特斯拉的责任还是对面丰田的责任”,研究是谁该为此负责;也有人讨论“电动汽车为啥一撞就爆,难道电池都不安全么”……但我不想去凑热闹!因为我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案!一个能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方案!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用在
电动汽车上,是不是好想法?
因为我看到,虽然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比较多,但是各车企、各电池制造商也都在努力让他们变得更加安全。——但是他们似乎从来都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电池起火都是一瞬间的,所以导致了电动汽车起火后的逃生率偏低(燃油车从冒烟到起火,会有很久的“蔓延时间”)。
电池因为起火速度非常快,所以靠人工灭火基本上很难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火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用在电动汽车上呢??——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建议!希望电动汽车企业能看到,能思考!!
什么是“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是为解决“热失控”而发明的
什么是“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下面进入“军事科普时间”!当过兵,特别是装甲兵的同学都非常清楚:对于一台坦克而言,其实最致命的打击,并非来自于敌人从外部,用枪炮打你!因为你可以依靠坦克厚实的钢板装甲去抵御。即使是被打穿,如果你运气够好,炮弹留下1个眼儿,擦边而过。
坦克最怕什么?——弹药殉爆!什么是弹药殉爆?就是敌人的炮弹打穿坦克之后,不巧打到了“弹药架”,把坦克内部的弹药库给“引燃”了!这就坏事了!一旦“弹药库被点爆”,那么坦克就会瞬间“飞炮塔”,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阻止弹药殉爆,坦克设计师想尽了办法。研究发现:坦克一旦被击穿,炮弹在坦克车里乱飞,击中弹药舱或者发动机舱,先是会引发局部起火。因为局部超高温,所以“链式反应”蔓延的极快,周边的燃油、弹药会马上进入“热失控”状态而引爆!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原理是?
因此想要避免殉爆,就必须在坦克被击中后,第一时间将局部起火“扼杀在萌芽之中”!二战后各国都开始加强坦克兵的快速车内消防训练。然而,因为弹药极度易爆,所以科学家测定后表示“留给坦克兵灭火的时间”仅仅2~5秒!
大家都是人,不是机器!反应和手速没那么快的!!所以后来西方国家就开始研究“全自动的灭火系统”,因此只要灭火足够快,就能起到抑制爆炸发生的效果,所以名字就叫做“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原理不复杂:车内特定位置放置很多光学火焰传感器,它能检测到起火。车辆一旦被击中,一旦局部超高温,就会被第一时间探测到。它发出灭火指令给电路板,电路板立刻通电,向起火位置周围的灭火器发出指令,灭火器阀自动开启,实施灭火。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有多快?
这套装置,民用车能用么?
光学火焰传感器的探测反应速度贼快,只需5毫秒!而灭火器电磁阀反应时间更快,仅仅2毫秒!从电磁阀打开,到灭火剂喷出管道,喷射到火源上,瞬间罩住火源,这个过程仅耗时3毫秒,至此,前后一共才10毫秒。而且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喷射的都是高压特种灭火剂,设计要求是:60毫秒内彻底扑灭火焰!
毫秒是什么概念?1秒钟=1000毫秒!——10毫秒就是“百分之一秒”;60毫秒就是“17分之一秒”!——靠坦克兵人工灭火,能有这速度??关于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就介绍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猜到我的想法了:为什么我们不给电动汽车也装上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呢?
事实上我在江苏常州,我见到了当地公交系统采购的,瑞典纯进口的斯堪尼亚大巴车,发动机舱里,就有醒目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看来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并不是不能用在民用车辆上!那么电动汽车上增设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能不能改善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呢?——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建议!对此您怎么看?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