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综合百科 > 春运现象:返乡为情 返城为利

春运现象:返乡为情 返城为利

文/张江健 首发百度百家

伴随着热闹的春节长假即将结束,中国独具特色的数亿春运大军再次启程从家乡返回城市,他们将再次塞满车站、机场、码头及各条高速公路。为了回家过上一个春节,近半个中国人口都进行“乾坤大挪移”,一个礼拜时间前后倒腾两回却年年乐此不疲,不身为中国人根本体会不到这个民族的任性。

谁造就了春运大军?

据报道的塞满火车、汽车的农民工春运大军,他们才是春运人口迁徙的主力。

为何无法逃离“北上广深”?

众所周知,春节假期是愉快的,而旅途却往往是痛苦的,开车的人堵在高速公路上常常几小时都动弹不得,而挤火车的人也常常苦熬十几个小时车程。既然每年春节回家及返城都成为一种极为艰难的旅途体验,那为何大家还要往大城市挤呢?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既然数亿的中国人口都义无反顾的从家乡农村迁徙到沿海城市,或工作或上学,肯定有它的道理。因为大城市有更好的经济、政策、人才、资金、交通环境,也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及发展机会给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很多内陆城市及乡镇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随着近三十年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年轻人从原来的农村到大城市上学,然后在城市里就业、安家,他们很多已经从户籍性质上成为了城市人口,但是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情关系很多依然在农村,这是他们短期无法割舍的家乡情结。

尽管近两年由于大城市房价的飞速上涨、城市生活成本高及工作压力大,导致一些年轻人开始呼喊着要“逃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打算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安居乐业。然而他们很快也会发现,当一个人已经在大城市中工作生活多年,无论是工作及生活方式、个人观念等都与中小城市有较大差别,已经很难适应小城市的慢节奏,更别提工作机会、工资待遇等两者的差异了。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GDP总和近8万亿,占当年全国GDP总量超过10%,也就是说中国四个最发达的大城市创造了全国超过十分之一的财富,提供了十分之一的就业机会。而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一共近20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沿海发达城市对人口的吸引有相当重要的竞争力,很多高科技企业、知名品牌都是诞生在沿海发达城市,这是中小城市短期无法提供的企业成长土壤。

当然,经济发展政策并非一成不变,最近几年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望逐步打破过去数十年来只见月亮不见星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有利于社会资源从孤花独放的超级城市群向百花齐放的地方区域经济中心聚集,尤其是全国近三百个地级城市将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主力军,让区域内人才、资金、土地、政策等资源与沿海大城市实现协同,这可能是下一波实体经济创业的机会。(作者简介:张江健,前雨林木风媒体总监,长期研究互联网科技趋势及产业经济,代表作有《智能眼镜崛起 屏幕将消失?》,扫描下面二维码可获取更多原创科技分析,也可加读者微信群交流。)